一、学科要求背景分析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基本情况分析
教师:高一年级物理组共有8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5人。
学生:高一共有24个班,1200多名学生,4个竞赛班,10个智慧班,8个数字班, 2个青海班,高一学生的物理基础较簿弱,本学期要强抓学生的基础,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具体工作措施和目标
1、强化教学研究
为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强化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引导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组织组内教师深入学习、研讨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加强课堂教学设计,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重视对课堂模式的研究,研究如何灵活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加对对学生的研究
在本学期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首先,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3、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强化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和培养,包括思维习惯、书写习惯、解题习惯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对力和运动的应用能力并拓展到曲线运动及能量。
4、加强备课、评课,互相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强化备课组活动的要求,备课中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进行研讨,研究教法和学法。同时备课组每周安排一节公开课,要求所有成员参加,并作详细记录与点评,在周备课会上交流。
四、备课组活动主要内容
1、公开课的评课及安排。
2、上周内容回顾,学习、关键是学生典型错误反馈
3、研讨本周内容的活动单的编制,关键是活动内容,方式及课堂例题的选择。
4、布置下周内容分工及公开课安排。
5、备课组活动时间:周四上午1、2节课。
高一物理备课组 2019-9-10
附: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 起讫时间  | 教 学 内 容  | 主备  | 推磨 听课  | 
一  | 9.2~9.8  | 1.1、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1.2、时间和位移1.3、运动快慢的描述  | 杭庆祥  | |
二  | 9. 9~9.15  | 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习题课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中秋节放假  | 马小弟  | 虞欢  | 
三  | 9. 16~9.22  | 加速度习题课 1.6、本章复习检测 、讲评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 王德春  | 张鼎  | 
四  | 9.23~9.29  |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习题课  | 柏会  | 柏会  | 
五  | 9.30~10.6  | 国庆  | ||
六  | 10.7~10.13  |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习题课2.5、自由落体运动 习题课  | 张鼎  | 王德春  | 
七  | 10.14~10.20  | 习题课 2.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 2.7、本章复习检测 、讲评  | 杭庆祥  | 杭庆祥  | 
八  | 10.21~10.27  |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3.2、弹力、习题课 3.3、摩擦力  | 马小弟  | 马小弟  | 
九  | 10.28~11.3  | 习题课 3.4、力的合成 习题课 3.5、力的分解  | 王德春  | 章雅琹  | 
十  | 11.4~11.10  | 3.6、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综合应用 (2课时) 期中复习  | 柏会  | 虞欢  | 
十一  | 11.11~11.17  | 期中考试复习及期中考试  | 张鼎  | |
十二  | 11.18~11.24  | 期中试卷讲评3.7、本章复习和检测、讲评4.1、牛顿第一定律  | 杭庆祥  | 张鼎  | 
十三  | 11.25~12.1  | 4.2、牛顿第二定律、习题课 4.3、实验:探究加速度  | 马小弟  | 柏会  | 
十四  | 12.2~12.8  | 实验习题课、4.5、力学单位制、习题课 4.6、牛顿第三定律  | 王德春  | 王德春  | 
十五  | 12.9~12.15  | 4.7、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习题课、本章复习和检测  | 柏会  | 杭庆祥  | 
十六  | 12.16~12.22  | 5.1、曲线运动 (2课时)、5.2平抛运动 习题课  | 张鼎  | 马小弟  | 
十七  | 12.23~12.29  | 习题课5.3、研究平抛运动5.4、圆周运动 5.5向心加速度  | 杭庆祥  | 章雅琹  | 
十八  | 12.30~1.5  | 习题课 5.6向心加速度 5.7 向心力 5.8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 马小弟  | |
十九  | 1.6~1.12  | 期末复习及考试  | ||
二十  | 1.13~1.19  | 放假  |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