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为:首页 > 阅览文章 >

教学动态

生物组开展模考经典试题分析微讲座活动

2024/3/27 9:55:26    浏览量:

3月26日下午,生物学科教研组在高三组团录播教室举行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高三生物备课组刘娜、茆少星、褚晓和戴如娟四位老师开设了生物模考经典试题分析微专题讲座。教研组长郑艳玲老师布置了本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

刘娜老师分析了2月份高三六校联考最后一道遗传题的详细解题步骤,以及自己解题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突破方法,并和大家分享了关于遗传题教学和解题的经验:新高考背景下遗传题难度再升级,一道题中可能会出现多个情境,有限时间内解题难度很大,对教师的解题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题目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有用的,解题过程中要抓住题干;发挥团队的力量互相启发思维,有助于更快攻克障碍和寻求正确的解题思路;老师要多做题,静下心来好好钻研题目,感受遗传题的独特魅力,体验突破难题的成就感,同时要鼓励学生,不断提升学生做遗传题的兴趣和信心。


茆少星老师整合大量的模拟题和高考题,归纳了试题中常见的拓展性概念,并结合相关结构图,详细梳理了教学中的盲点和理解上的误区,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的组成,胆固醇的跨膜运输,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微核等,整理出了很多教材中容易忽略的细节。

茆老师建议大家备课时要注意研究课标及新旧教材、不同版本教材的变化,熟悉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概念,关注教材的经典例子和课后拓展的结论以及教材的相关信息部分,特别需要关注新教材修改或增加的内容。建议高二备课组在一轮复习开展中适当从拓展教材中补充一些知识点和经典图示。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关注一些常考的题干信息,养成从每次遇到的试题中去总结特例的习惯。



戴如娟老师结合市一模考卷中错误率较高的实验题,通过形象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帮助学生扫除实验盲点的方法和策略。并对实验教学提出建议:学生一定要自己动手做过相关实验,只有真正做过实验,才能对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记忆更深。作为教师,要比较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的差异、区别。如实验选材、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等。此外,要关注教材已有实验的再创新,如实验材料选择多样化、实验装置和步骤优化、实验方法简化等。



褚晓老师详细讲解了一模试卷的遗传题解题思路,尤其详细分析了每一问的思维过程,从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指出教师引导方法。以摩尔根遗传学实验为背景,辅以典例,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三点测交法对基因定位,结合本题详细介绍了重组率、交换的性母细胞所占比例的计算。褚老师指出,遗传题类型多,难度比较大,要求教师自己多做题反思,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学过程中常总结经典类型,有助学生节省解题时间;学生在解答遗传题时会思路不清,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使其能精准定位、提炼题干有效信息,理清解题思路,力争寻求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高效答题。



最后,郑艳玲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新高考命题要求,分析了新高考江苏卷的特点。郑老师指出,新高考基于真科研情境,紧扣教材内容,考查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程度;重视实验教学,引导教学“做真实验、真做实验”;遗传题变难,实验考查更加细节化,题目更加灵活,创新;对概念理解、获取信息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等要求较高。

建议大家加强学习和研究,提升教学专业化水平,研究不同课型的教学,立足课堂,注重能力培养。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研究。郑老师还带领大家了解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布置了新学期各年段的工作任务,并对近期重要工作如生物竞赛报名、实验课的预约等具体工作进行了提醒。


                

                撰写:郑艳玲      校对:褚晓        审核:郑艳玲

分享到: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