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通图

党员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党群活动>>党员活动>>阅览文章

凝心聚力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2021年校长工作报告

阅读:3110 次   发布者:唐翔 来源:政治组   发布时间:2022/1/22 16:08:43



    编者按:现将戎仁堂校长1月21日在全体教职工会议上的所作的工作报告刊登如下,供广大教师审阅。

2021年是学校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创高品质高中”的愿景,践行“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策略,不断创新学校内生、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年来,获得全国青少年垒球锦标赛冠军、江苏省文明校园、南京市中小学网络安全建设先进学校、江宁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江宁区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成绩的取得是全校上下谋变创新、砥砺奋进的结果。现将2021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守土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保卫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和常态化,认真落实好省、市、区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落实落细,扎实防控。切实履行好防控工作的各项防控职责,学校各部门密切配合、协作,确保防控物质供应和信息畅通。各处室、年级按照学校疫情防控实施方案,认真开展疫情知识科普宣传、学习生活场所消杀工作、疫情监测、疫情日报告等工作,重点是养成师生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卫生习惯,努力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实现“有序、有力、有效”防控目标,确保师生安全健康。学校多次代表区教育局接收有关部门督导检查并受到好评。

(二)谋变创新,不断拓宽学校发展新思路

1.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有力推进1个省课程基地1个省级品格提升工程, 2个市级课程建设基地组织制定、研讨我校化学、生物两个市级课程基地建设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及社团活动。针对三个年级的实际,研制高考综合改革与“课时一体化”下各年级课程方案、课时计划,优化作息安排,推动教师由被动“要我变”向“我要变”的转变;把握新高考下高一选科分班的“危与机”,精选数十门校本课程,进行科学的选科评估与指导。

2.推进数字化教学实验。规划学校“十四五”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目标,深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深化智慧云平台二次开发和建设,更好地实现智慧管理与服务。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借力借智,进一步整合相关软硬件资源,加强任课教师数字化教学的培训,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数字化教学的培训,在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确保实验班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

3.大力推进特色教育。针对“青海民族班”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进一步明确“青海民族班”高考成绩平稳具体举措,完善办学保障,形成“青海民族班”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强棒垒球队的管理,实现队员的运动比赛与学业成绩的双赢。完善“徐志敏”班办班机制。打造科技教育和艺体特长生培养的特色。进一步保持和拓展涉外教育项目。

(三)德育为先,学校德育管理举措再落实

1. 有效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完善学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它包括学生学习指导,生涯规划指导,升学指导,心理健康指导,生活指导,成长指导等等。健全与完善所有规章制度,健全工作机制,调整相关人员,明确人员与职责。提出学校高考综合改革下学生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学校高考综合改革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以德育处为依托,兼顾各年级德育领导骨干,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细化德育工作流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工作指导,制定校本的《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指导意见》和《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指导意见》。由于我校综评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最终有34名同学被高校录取,位列江苏省所有高中第23名。

2. 生涯规划指导,助力成长自主性。开展生涯认知借助南师大顾雪英生涯规划团队,使用科学的生涯测评工具,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综合了解自己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和心理测试,帮助同学们认识自我,了解性格特征、优势潜能等。丰富职业体验:通过家委会家长职业讲座、与相关企事业对接,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在电视台、企业、医院、科技馆等都留下了同学们参观学习的身影。编制生涯规划手册:通过导师制的形式,以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体,通过对参观高校的研学活动、网上国内外高校专业基本信息与就业情况的介绍,及时指导帮助学生,从而确定其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四)质量为重,寻求教学质量提升新路径

1.大力推进“教与学管理之变”。针对今年的特殊情况,想方设法化解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影响,有效做好线上教学与班级授课的衔接、整合。同时针对当前的高考综合改革下课时稀释、精力摊薄的情况,围绕“要不要变”“谁来变”“怎么变”的三个关键词,特别是“怎么变”方面,要紧盯两个点“研”与“教”,“研”为龙头, “教”为根本,研制切合校情的“教于学之变”再攻坚的共识与方案,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

2.“两组”与学科建设再深化。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教学研究进行实质性推进。“两组”与学科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修订、再完善。明晰“两组”(学科中心组、主备组)工作职责、考核办法,激励引导“两组”扎实、有效担当;修订、完善“两组”(教研组、备课组)考核实施细则;拟定《江宁高级中学基础年级课堂教学考核奖考核细则》;牵头年级提出高考综合改革与“课时一体化”下“两组”(教研组、备课组,中心组、主备组)工作要求。

3.高考成绩和学科竞赛成绩亮眼

本地班:958人参加高考,603人达本一线,本一率63.4%,比上一年递增10多个百分点,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首次跻身于“六校联合体”第二,本二率97.4%。985院校录取25人,211院校录取105人,较往年大幅度提升。青海班谢学奕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取得青海班办学十一年高位发展的新突破。我校几乎囊括了南京市普通高中绩效评估所有奖项,获得了规范办学奖、素质教育奖、内涵发展奖、质量优秀奖、突出贡献奖、推进发展奖、民族教育奖、教学管理奖等8个奖项,连续8年获得含金量最高的突出贡献奖(全市唯一)。

民族班:普通类理科班38人参考,38人达本一线,本一达线率100﹪;全省前1000名9人,其中,谢学奕以总分648分(含少数民族加分)列全省第8名,被清华大学签约录取。民族类藏文文科班40人参考,39人达本科线,本科达线率97.5﹪;全省民考民文科前10名有7人,其中,周毛措以602分的成绩列全省第二。

2021年我校学生在各类奥赛中也是捷报频传。 在省生物奥赛中,7人获省一等奖,10人获省二等奖。省数学奥赛,1人获省一等奖,5人获省二等奖,2人获省三等奖。省物理奥赛,1人获国家三等奖,4人获省二等奖,4获省三等奖。省化学奥赛,4人获省一等奖,4人获省二等奖。获奖层次和人数位于南京市同类学校前列。

3. 学校改变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机制,扩大学科的“话语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教研组长抓队伍建设、备课组长抓教学质量。学科教学与管理确立教研组长领导下的“中心组”负责制,具体担负学科教学岗位的师资配备、教学研究和质量保障职责。年级学科教学确立备课组长领导下的“主备组”负责制,具体担负年级学科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质量保障职责。学校拟定了《进一步推进“两组”与学科建设,攻坚“教与学之变”指导意见》,明确“两组”责任担当、工作内容、管理要求及考核办法,提出“两组”与学科建设以“四好”(即学科教学要有“好的安排、好的材料、好的手艺”,两组要有“好的氛围”)为标准。学科质量有了提升,竞赛成绩有了突破,学科活动显出特色。今年我校有3个教研组被评为市先进教研组。

(五)师资为本,不断谋求人才培养新机制

   1. 加强管理队伍的建设。行政龙头引领讲担当,比献身学校。学校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核心,要全面打造创新型、和谐型、务实型的领导班子集体,发挥“领头羊”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行政管理与考核制度,充分发挥中层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给他们“搭台子”、“压担子”,锻炼其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骨干关键作用发挥好,论岗位贡献。在高考综合改革与 “课时一体化”下,调整与完善班主任选拔与考核机制,完善班级工作评价机制。定期召开了班主任研讨会,研究和落实校本德育实施的途径,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师启发学生心智、开发潜能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积极参加对外交流和研讨,以点带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管理水平。邀请名师指导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本年度李伟老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校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学校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构筑教师专业发展的“立交桥”。继续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需求搭建平台。本年度重点“抓两头、促中间”。一手抓名师引领。发挥特级、正高、市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好区名师工作室的作用。本年度张格波副校长被评为江苏省第16批特级教师,杭庆祥老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李伟老师获南京市优秀班主任。一手抓青年教师发展。学校与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联手,开办“青年教师发展班”,一批青年教师在省市优质课中获奖。在全区高三教师解题竞赛中,我校均总分排名第一,一等奖获奖比例高达56%大幅度超过全区35%的比例。一批教师在新一轮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评选中脱颖而出,无论数量还是比例均遥遥领先。

(六)科研兴校,省级课题推进取得新突破

1.深入推进了课题研究工作。在省“十三五”课题阶段汇报的基础上推进各个子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推进子课题3、4、5、6的研究,与《江苏教育研究》杂志协作,推出一组实践专栏文章,提升课题研究的辐射作用。完善骨干研究队伍,植根教育教学实践,子课题研究多出“干货”,为明年上半年结题做准备。同时,扎实推进市、区立项课题和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高申报市、区级课题结项的比例,助力“教与学之变”再攻坚。积极申报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张格波副校长《运用问题链实施高中数学大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已成功申报省级十四五课题。

2.完善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完善教科研工作积分考核办法,提出年度学校教科研先进个人评选、奖励办法。深化与完善“师徒结对”等校内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加强校本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努力建设一支教学型与科研型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加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能力。

此外,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下,校园提档升级工程有序推进,目前行政楼和艺术楼基本竣工。

二、2021年工作的问题与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存在的问题域不足。

在制度管理方面:学校各项制度相对健全,但学校制度化管理还没有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还欠缺,攻坚克难精神存在不足,执行力还不够;

在教育管理方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不到位,学生全面发展不到位,学校管得过多,学生自主发展意识不强;自主能力不足,生涯规划课程落实不够,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仍有较大的空间

在教学管理方面:对2019年高考综合改革研究不够,在教学视导中发现课堂教学仍然比较传统;数字化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教师“精教实学”做得不够,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不多;高考C9高校和985 高校录取人数还有上升的空间:

在队伍建设方面:名师(特级教师、市级带头人)队伍数量不足,部分教师在专业发展缺乏规划,部分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目标不明确,专业追求有待提升,特别是2019年高考综合改革后,部分选择性学科教师短缺,需要区教育局给予大力帮助。

回首过去,成绩突出,倍感催人奋进;展望未来,任重道远,理应居安思危。在新一轮振兴“县中”的大背景和区域内公办高中布局的调整中,“愿景之路”为我们厘清前行方向;“管理之变”为我们谋定兴校方略;“强师之策”为我们锻造坚强肌体;“育人之举”为我们保障办学质量。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不能“躺平”。

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砥砺奋进,次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挖掘个人潜力,激活团队活力,形成整体合力,永远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断开创办学新局面,为南京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1

你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屏幕分辨率浏览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 留言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699号  联系电话:025-52173900

苏ICP备05008523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