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上午,在2025年世界气象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的主题引领下,为提升青少年气象科学素养,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我校联合江宁区气象局共同举办“气象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活动特邀江宁区气象局台长朱鑫君、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易、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丁仁慧等嘉宾,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生动的气象知识盛宴。
一、捐赠仪式:科普资料助力校园气象教育
活动伊始,江宁区气象局朱鑫君台长代表区气象局向学校捐赠了雷电、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海报和气象科普宣传手册,这些前言读物的“知识包裹”如同撒向校园的“气象种子”将为学生搭建起知识课本与现实应用的桥梁,我校张格波校长对气象局的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强调学校将把气象科普融入校本课程,打造特色科学教育品牌。
二、专家讲座:解码灾害预警,筑牢安全防线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易教授以《江苏气象灾害与预警解读》为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气象科普讲座。王教授通过详细剖析江苏气象灾害、天气预报流程、预警信号解读三项内容,让同学们对江苏的气象灾害类型及各类预警符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
三、揭牌仪式:校园气象站正式启用
讲座结束后,朱鑫君台长与张格波校长共同为我校“励志笃行气象站”揭牌。该气象站配备温度、湿度、风速等实时监测设备,温湿度传感器、超声波风速仪等先进仪器,未来将成为学生观测天气、记录数据的实践基地。随后,张格波校长在讲话中表示,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将个人学习目标与国家事业结合起来,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实地体验:学生化身“气象观察员”
活动最后,江苏省气象探测中心高级工程师丁仁慧、江宁区气象局台长朱鑫君依次带领同学们进入气象站中,现场学习如何观测仪器工作原理和规范记录天气数据。从百叶箱内的温湿度侦察兵到地温传感器的大地听诊器,两位专家以趣味比喻揭开设备奥秘,让同学们零距离感受气象科技的魅力。
此次气象科普+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未来,学校将继续联合气象部门等社会资源,开展更多类似的科普活动,为学生搭建接触科学、探索未知的平台,让“气象科普”成为校园素质教育的新名片。
撰稿人:胡云、金鑫 审核:车拓卉 校对:徐济琴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