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通图

国旗下讲话

当前位置:首页>>学生成长>>国旗下讲话>>阅览文章

国旗下讲话: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国旗下讲话: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阅读:7845 次   发布者:管理员 来源: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2/12/12 0:00:00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昨天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77周年,同学们正在积极准备“一二?九”运动77周年歌咏比赛;本周四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届时天空会响起刺耳的警报声。同学们,上世纪那段尘封的历史已成了我中华民族的永久的痛苦的记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是因为记忆会渐渐遗忘。一个又一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逝去了。在今天有些国人心中,七十多年前那段惨痛的历史真实而又遥远,人性在兽性的践踏下苦苦的呻吟,也仿佛在和平的歌舞声中依稀起来。早几年,有一份来自对南京高校1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人不知道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是哪一天,三成多的人不知道大屠杀发生在哪一年。同学们,假如问到你,你能说出来吗?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犹太裔作家伊利?威塞尔警告人们:“忘记屠杀,就是第二次屠杀。”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还因为日本政府从来没有因为侵略战争向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正式认错道歉。日本的政要们还参拜着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公然不断篡改历史;日本的右翼势力居然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谎言;日本一改再改《和平宪法》,谋求政治和军事的扩张!今年9月10日,日本政府悍然宣布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收归国有”,公然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国力。我们祈求和平,我们期待尊严和正义,但是当今世界民族的尊严还是需要实力来支撑,世界的和平还是需要实力来维护。强大自己,是维护民族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前提。我们记住耻辱,记住抗日战争那段苦难岁月,记住南京大屠杀那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正确理解和对待今天的日本对我们民族的现在和未来非常重要。这是一个通过明治维新迅速从封闭落后中崛起、二战后在一片废墟上又迅速发展起来的世界强国。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着先进的国家管理体制、成熟的社会机制、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日本;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口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土地是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十多倍的日本。我们要牢牢记住它给我们的伤害,时时警惕它对我们的野心,但同时我们应该客观分析并学习日本民族的优点和长处,为我所用,提高国力。这才是我们正确看待日本的眼光和心态。一位研究日本问题的西方学者曾说过:日本人会比大多数人都更快地向不可抗拒的力量卑躬屈膝,并与在道德上占有优势者合作。
  从二战结束到今天,日本军国主义之“可憎”实质上已经更多转变为国民素质上的“可怕”。1994年广岛亚运会闭幕式结束后,6万人的体育场竟然没有发现一片废纸、一点果皮垃圾。次日,世界上好几家报纸惊呼:“可怕”的日本民族!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世界许多国家对日本在这次大地震中表现出来冷静和有序表示惊讶。简单的仇恨会让我们忽略日本民族的“可怕”,会让我们失去从他们身上汲取养分的意识。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是为了建构现代的民族思维,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不是为了记住仇恨,更不是为了报仇雪恨。仇恨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只会阻碍我们的理性发展和融入全球的脚步。
  前不久,日本购岛闹剧上演后,国内掀起了规模巨大的反日爱国浪潮,绝大多数中国人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了对日本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愤怒。但是这其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不理智甚至很暴力的行为,许多日资商店无辜被砸抢,不少中国人的日系车被砸坏,甚至于出现不过基本外交礼仪的袭击日本驻华大使乘坐的车辆、拔掉车上日本国旗。这些过激行为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中国国民的国际形象,成为日本反华势力攻击中国的把柄。这些人以为自己是爱国,实际则是误己误人误国。同学们,你们是否深入思考过:我们在抵制日货的同时是否应该更多的想一想如何制造出比日本更先进的电子产品、如何制造出比日系车更舒服的国产汽车。
  只记住仇恨,只宣泄仇恨,对历史就失去应有的反思和价值,不利于国民文明精神的培养,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长大和成熟。美国总统华盛顿说,“一个民族若长期崇拜或仇恨另一个民族而无法自拔,这个民族就是奴隶之邦。”
   2008年5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这也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对青少年的嘱咐。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厅里,它被醒目地悬挂着。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嘱咐,既体现了受害者的善良,也让人领略了一个普通中国人理性而又高尚的历史态度――我们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同胞,不是为了传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
  谢谢大家!(学生处副主任 陶绪造)

你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屏幕分辨率浏览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 留言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699号  联系电话:025-52173900

苏ICP备05008523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