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母校
赵越
应约在母校9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写一篇回忆短文,回忆我在母校三年的学习生活。
2011年9 月,我如愿考入了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报名那天,我兴奋地来到班级,第一眼就见到了我的高一班主任王德春老师。王 老师年轻帅气,一身职业正装,非常干练,我们都尊称他:春哥。虽然王老师只 当了我一年的班主任,但在他的指导下,我打下了良好的物理基础。
入学后不久, 我就报名参加了学生会竞选,并当选年级学生会文艺部部长。压力山大的学习生活是高中阶段的主旋律。高一学年下来,我的成绩在中等徘徊。高二面临着选科分班,我想了很久。以兴趣来看,我更偏向理科,但那时我的数学是短板。选文科呢,政治、历史不是我的强项。经过多次权衡利弊,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文科班,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幸运的是,高二的新班主任申广超老师,刚好是数学老师。他的教学风格生动有趣,对习题的讲解也是细致入微。
渐渐地,我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学习兴趣越来越大,数学成绩也是突飞猛进。到了高三阶段,更是靠数学拉分,成绩依然能保持在中等,偶尔还能中等偏上。回想起来,我真的非常感谢申广超老师, 感谢他的辛勤指导、关爱与鼓励!
说到选科分班,我由衷地感谢音乐组袁坤老师。高一学年的艺术月器乐比赛结束后,袁坤老师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建议我考虑一下艺术生方向,这让我发现了“新大陆”。我从5岁开始学习钢琴,学琴、练琴从未间断过,有着良好的钢琴基础,选择艺术生方向,未来可以报考艺术类大学,继续学习音乐专业,这是非常适合我的一条求学之路。
于是,我开启了艺术生的学习模式,一边学文化课,一边学专业,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也是从那时起,我成了学校艺术类活动中最活跃的学生之一,无论是十佳歌手比赛、器乐比赛,还是艺术月汇报表演、元旦晚会,都能看到我的身影。我指挥班级大合唱,获得年级第一名,连续两年获全校器乐比赛第一名和十佳歌手称号。在这些活动中,我还结识了第一届青海民族班的同学们,如多杰才旦、达桑卓玛 等,毕业已十年了,我与他们一直保持着联系,这都要感谢母校,让我们收获了这份跨省两千多公里的同学情。
后来我以校考单招第1名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14级作曲系,主修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五年制)。2019年我出版了个人钢琴独奏专辑《赵越钢琴独奏曲选》,入驻苹果 iTunes 音乐。本科毕业后顺利考上研究生,继续在南艺音乐学院攻读作曲专业,2022年6月取得音乐作曲硕士学位。2023年3月入职南京传媒学院音乐学院参加工作。2023年11月,我加入了北京樂和校歌文化公益志愿者团队,担任校歌作曲,至今已创作30余首全国各地的校歌。2024年4月29日,我作为樂和校歌文化志愿者代表,接受央视 CCTV17《大地讲堂》栏目组的采访,节目已于5月31日在 CCTV17 和央视频同步播出。
时光荏苒,转眼已从江宁高级中学毕业10年,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也 收获了友情和师生情谊,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感谢母校为我提供的 丰富资源和广阔平台,让我能够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我走到哪里, 母校都是我永远的骄傲和牵挂。我会铭记母校的教诲和恩情,不断前行,为母校 争光。祝福母校90岁生日快乐!祝愿江宁高级中学永远繁荣昌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赵越,2014年毕业于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现为南京传媒学院音乐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