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灿烂,夏水碧荡,秋蝉催黄,冬雪烂漫。
江宁高级中学犹如四季变幻的画卷,这里,不仅有南京最美的校园,还有最美的小班化智慧教育。
八十多年历史的深厚积淀,这所老牌名校始终锐意改革,在南京率先实施小班化精品教学,交出一份份漂亮答卷:本二以上达线人数年年位居南京前列,连续两年获得南京市教育局高中学校含金量最高的奖项----“高考突出贡献奖”(南京市每年仅评6所)。
今年,江宁高级中学将继续扩大招生范围,面向江宁本区和原南京市区招生。这所距离市区最近的最美学校,到底有哪些办学魅力?记者今天带您一探究竟。
【对话校长】转识成智,让学生内外兼修
江宁高中校长周世东一直锲而不舍地进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新世纪适时提出“为每个学生的智慧成长提供适切性教育”的办学主张。周世东说,我们的学生应该内外兼修,体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的秀美气质,因此,学校仅仅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是不够的,需要转知识为智慧,而智慧的生成有赖于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只有不断变革教育,才能打通学生“转识成智”的主渠道,做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江宁高中的校园,四季如画,周世东希望,这里的男生挺拔且担当,女生优雅且独立。他给全校师生提出“站直、走稳、跑起来”的要求。 一是“站直”,“站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青年阶段之于人生,正如第一颗扣子之于整个穿衣过程,非常关键。二是“走稳”,“走稳”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求,希望学生做人诚实、做事踏实,认真地过好学习、生活的每一天,走好每一步。三是“跑起来”,“跑起来”是一种精神状态,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要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意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美,在历史传承的积淀里】82载办学精神相传,名师、名校友辈出
江宁高中创办于1934年,至今有82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当代著名作家路翎、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先仪、原空军副司令员王良旺、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历经82年办学历程,形成了“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如今这种精神得以代代相传。“全国巾帼标兵”钱旭琴老师,“南京市斯霞奖”获得者张格波老师,南京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张美玲老师,他们对教育无私的爱是整个江宁高中教师群体的缩影。在成功创办“教师发展学校”的基础上,学校继续和江苏省教科院合作,着力打造“智慧教师研修中心”,现有特级教师4名,教授级高级教师3名,中学高级教师110名,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2名,市优秀青年教师27人,区学科带头人94人,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占比近60%。
【美,在小班关注的课堂里】连续两年高考本二以上达线人数超600
2011年9月,江宁高中在南京市高中首开先河,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每个教学班人数由54人减少为40人。人数的减少带来的是学生更多的课堂展示的机会和老师对孩子关注度的提高。课堂上,每一个小班再分成4―6个学习小组,每节课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地提出问题,充分地体验参与。正如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者佐藤学教授所称,课程改革的关键场域就是课堂,并称其为“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静悄悄的革命,通过高考这个终端显示,带来了巨大变化,2014和2015年、江宁高中第一、第二届小班化高考均结出硕果,本二以上达线人数都超过600人,以谭晓君(全市文科第二名)为代表的一大批学子被国内知名高校录取。2015届高考人数超过南京市目标(根据3年前学生入学的中考分数推算的本二达线数)209人,推进率为153.3%,名列全市前茅,学校再次获得南京市素质教育绩效评估综合奖、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奖、教学质量优秀奖、学校管理奖等多项奖项。
【美,在私人订制的课程里】自主选择课程和老师跑班上课
学校课程教学以“转识成智”为价值追求,打造以“问题、参与、体验”为特征的智慧课堂,在课程教学变革中促进学生智慧求知,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连续两年在高一年级组建数字化实验班,今年,继续在高一组建4个数字化班,推进 “数字化学习”,实现课前多媒体微课程电子教材预习、课中互动教学、课后微课程作业辅导三大功能。为弥补传统班级授课制下对学生差异关注的不足,学校在开齐开足围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和实施了数以百计的校本选修课程,如李清照诗词欣赏、数学建模、新概念英语、趣味物理实验、生活地理新观察、生物与健康、历史讲坛、天文之窗、冷眼看热点、机器人制作、Photoshop图像处理等。每学期初,学校要求上课教师通过展板,向全校学生介绍所开设的选修课内容、自己的专业特长及教育理念。学生在学校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学力和愿望自主选择课程和老师,跑班上课。这样,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课表,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为真正实现“转识成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美,在无微不至的陪伴里】24小时教师值班,贯穿三年的生涯规划
从早晨7点早读开始,到晚上9:30点晚自习结束,江宁高中的老师们无微不至陪伴全体孩子的学习生活。学校倡导陪伴式教育,实行24小时值班教师制度,每晚都会有校长室成员带队的值班教师睡在学生宿舍。每天清晨,教学楼的走廊上就已经有了班主任、双语老师和学生谈心谈话的身影,每个夜晚,宿舍楼里还有年级主任和相关班主任在晚自习结束后检查学生就寝的匆匆步伐。这种陪伴,还贯穿孩子三年高中的生涯规划,学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定期开展生涯辅导团体活动。2012届高三(5)班毕业生李雪滢,今年在研究生入学中,接连收到了6所世界名校的研究生入学offer,她高中入学时基础较为薄弱,三年中,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她的兴趣得到保护,特长得到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美,在青春绽放的舞台里】随时随地阅读,丰富节日施展才华
江宁高中的校园每年都会举办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许多属于同学们自己的节日活动。为支持读书节活动,学校近年来先后装备了1个现代化的教师阅览室、1个外文阅览室、3个现代化的年级学生阅览室,并且对学校的图书馆进行了改造升级,藏书将近13万册,书目丰富而齐全。3个现代化的学生阅览室专门设在年级组团里,每个班级有图书角,孩子们随时随地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在江宁高中的体育节上除了田径运动会、球类比赛外,还有各个班级自己搭建的体育文化小屋,同学们在小屋里可以了解不同体育运动的文化背景,还可以参与游戏互动栏目。每年5月的学校的艺术节要持续近一个月,“校园好声音”卡拉OK大赛、器乐演出、书法绘画展览、艺术品交流义卖、文艺汇演晚会等等,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个施展才华、彰显个性的舞台。(来自《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