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校江宁县中
吴月华
岁月如歌,奔腾不息。今年,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原江宁县中学)迎来建校九十周年华诞。90载春秋流转,光阴荏苒如诗如画;90载风雨洗礼,砥砺前行英才荟萃。母校的发展,我为她的每一次成就感到骄傲。
我的高中生涯是在江宁县中学度过的,屈指算来,离开校园已44个春秋,从一个无知的小女孩,成长为一名军人,而今已是一名市级机关的退休干部。一些尘封的记忆随着时间淡忘,但母校的校训“诚实、严格、勤奋、创新”依旧历历在目,永远铭记在心中。
1977年天高云淡的初秋,我迈进江宁县中学的校门,开启了我美好的高中生活。忘不了辛勤付出的赵典昌、马胜珍、陈道林、周惠娟、沈锡伟、周玉庚、倪华培、庞继文、甘建华、吴温泉、刘良文、魏魏等老师,他们用无私的爱心和耐心,引导我走向知识的海洋;忘不了那些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日夜,共同探索知识的3年的时光。我在母校的怀抱中成长,在您的培育下,收获了知识和快乐,学会了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也让我懂得怎样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母校栩栩如生的情景一幕幕重现,我喜欢礼堂四周种满的栀子花树,春天的校园满园芬芳;宽阔的大操场上,我们踏着晨曦,迎着朝阳,广播里悠扬的早操令我们无限暇想;明亮的教室里,处处荡漾着那朗朗的读书声,回荡着响亮的歌声,流淌着沙沙的写字声,同学们孜孜不倦地学习,解出了难题受到老师表扬欣喜自豪的神态;体育课上,跳高、踢足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篮球、打排球、掷手榴弹、投铅球,操场的跑道上,同学们都在奋力奔跑;校园的林荫道上,交流着彼此的梦想,母校用知识点亮我们的青春火焰。
世界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人的发展也是多元化的。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展示的平台,运动会、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拓展了我们的才能,增强了我们的自信,锻炼了我们的意志,提高了我们的修养。母校滋养一届又一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丰富每一颗向上向善的心,走上社会、走向世界。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用了3年时间读完母校这本厚厚的“书”,她让我尽情欢笑、庄严思考、渴求知识、历练意志,让我奋发图强、勇于创造、放飞梦想、憧憬未来。母校让我这个懵懂少年度过了最纯洁、最浪漫、最天真无邪的少年时光。这是一份永恒的记忆,也是一种无价的财富,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藏。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如果说,母校是一轮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那么,老师就是天空中的一弯明月,而我们就是天上那一颗一闪一闪眨着眼睛的小星星;如果说,母校是一座大花园,那么,老师就是那辛勤的园丁,而我们就是一颗颗希望的小种子,在园丁的培育下萌芽、生长、开花;如果说,母校是一座纺织厂,那么,老师就是勤劳的春蚕,而我们就是春蚕吐出的一根根银丝。我们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理想,创造美好的未来。
悠悠九十载,咏写母校情。母校眼中璀璨的光芒,老师们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满面的各科板书,教我们解读知识,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我们永远无法忘记老师们备课的模样,那贴满纸条、密密麻麻写满字的备课本上,凝聚您多少心血;我们永远无法忘记您批改作业的模样,无数感动的背后,是您日复一日的付出。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勤奋创新,立德树人,九十载薪火相传;璞玉成器,桃李芬芳,四海校友报今朝,镌刻着母校九十载奋斗印迹。今天,学生再细细品味,每一个学生在母校心里都是同等的分量,每位老师的教诲温暖了我们一辈子。母校一笔一画描绘或淡或浓的人生画卷,一音一符谱写人生乐章,让我们珍藏在彼此心中,纯洁、真挚的母校情永远传承相续。
科教兴国,传递在这片土地上;教育奠基,流淌在学子的血液里。前行路上,校歌嘹亮。诚挚的祝福母校90华诞,恰如陈年老酒,历久弥香,承载着我们驶向星辰大海。
附小诗一首:
贺江宁高级中学90华诞
一湾桃李春光秀,
韵满江宁七彩妍。
学海扬帆行万里,
新苗茁壮更无前。
***作者简介:吴月华,南京市卫健委二级调研员。1980年8月从江宁县中学毕业入伍,空军军医学校、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后在部队医院从事护理、科研等工作,1998年转业地方。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南京市诗词学会副秘书长,江宁区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