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高品质科技特色高中建设,充分发挥南京市人工智能实验学校的示范引领效能,进一步丰富 知・行・创 课程体系内涵,助力学生多元成长与个性化发展。7月9日至11日,我校成功举办了以“拥抱AI,智启未来”为主题的第二期暑期科创夏令营。此次夏令营成员为新高二19名科技创新爱好者、新高一38名学科特长生。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沉浸在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里,收获满满。
开营启幕,初窥AI世界
第二期科创夏令营开营仪式于7月9日在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崇德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开营仪式由技术教研组组长万菲菲老师主持。参加开营仪式的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副校长陈立军、教务处副主任丁梅、高二年级主任周复忠、高一年级主任孟琪、高一年级副主任崔鑫、高一年级副主任何斌,以及我校的艺术组教研组组长石正老师与梁珊珊、刘刚、毕文睿等教师和全体夏令营学生。开营仪式上,陈立军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知识,积极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随后授旗仪式正式开启,由孟主任和周主任共同为夏令营学员授旗,象征着探索与责任的夏令营营旗传递到学生代表手中,点燃了同学们探索AI和科技的激情与梦想。
开营仪式后,新高二的学长学姐们带领同学们开启了校园探索,以向导的方式向新高一特长生们详细介绍了校园环境,学长学姐们还分享了自己一年来在学校科技创新学习与实践的经验和心得。在承露青年雕塑下,全体夏令营成员合影留念。随后万菲菲老师在崇德楼一楼报告厅,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片为同学们揭开了AI的神秘面纱。万老师邀请学生在电脑中与AI直接对话,以豆包智能助手中“AI读心术”的互动游戏为方式,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
创意设计,体验AI艺术
下午的AI美术创意工作坊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在石老师和毕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尝试运用AI工具展开丰富的艺术想象,并生成海报和短视频。指导老师以分组创作的方式,布置了AI美术创意工坊多项创意设计任务,包含“金陵印象”、“承露青年”、“科技夏令营”海报等。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一幅幅精美的海报和一个个富有创意的短视频,展现出了无限的创造力。同时,大家还尝试使用3D打印机将自己的创意设计成果变为现实,“承露青年”、“南唐二陵陶俑”、“金陵文化”等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创意设计中,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校园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融合。
实战进阶,探索AI融合
7月10日上午,氦星人教学平台张未波老师带领大家体验“智能学伴”学习辅助软件,通过与智能学伴的互动,同学们感受到了AI在学习辅助方面的强大功能。随后,在丁梅主任、万菲菲老师、张未波老师、梁珊珊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进行研究性选题与规划,大家积极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确定了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中午,同学们收看了《人工智能》影片,随后一场有关AI伦理的思考和辩论就此展开,同学们在丁梅老师的启发下各抒己见:“银幕上那个渴望被爱的小机器人戴维,被妈妈抛弃,最后沉入海底的画面,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心里,这跟抛弃一个真正的孩子有什么区别?”、“戴维是被编程出了爱的能力,我们是否有权赋予机器情感?又该如何对待拥有情感的机器?”、“如果有一天AI真的发展出自我意识,我们却因为傲慢而拒绝承认,那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歧视吗?”、“从技术角度看,AI的情感只是复杂算法的产物,本质上和我们的情感不同。就像AlphaGo会下围棋,但它不会因为赢棋而高兴,电影夸大了AI的情感能力。”今天的讨论只是一个开始,作为成长在AI时代的一代人,技术发展不可阻挡,但发展方向可以引导。老师希望同学们既保持对科技的热情,又始终牢记人文关怀。
下午,在信息组老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科创文化中心的机器人实验室、科创实验室和3D打印实验室,指导老师邀请同学们动手操作相关设备,近距离感受了我校科技创新的成果魅力。
成果展示,结营展望未来
7月11日上午,在丁梅主任和孟琪主任的带领下,同学们驱车前往贝迪材料和中石化北斗运营服务中心参观和研学。贝迪材料负责人带领同学们观摩了光学膜智能化生产全流程,同学们见证了超薄复合薄膜如何实现抗反射、防眩光等尖端功能。北斗运营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了北斗通讯技术在国内各行各业关键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民生领域应用的决定性突破。通过分组知识抢答,同学们加深了对科技创新领域最前沿的成果和应用的认知,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下午,结营仪式在热烈的氛围中举行。辅导教师代表石正老师和夏令营学生代表李英浩、朱玟晓分享了三天来的体验和感悟。优秀学生代表程雨萱利用AI语音结合视频的方式进行心得体会演说,清晰地阐述了自己在夏令营中的收获和成长,获得了好评。随后,丁梅主任对本次科创夏令营活动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给予营员们美好寄语。仪式最后,学校为表现优秀的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此次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第二期暑期科创夏令营,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前沿科技、锻炼实践能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通过三天的学习和实践,同学们对AI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兴趣。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些同学将保持着对科技创新的热爱、不断探索的追求,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撰写:毕文睿 校对:丁梅 审核:陈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