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2023年省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深化育人方式改革,积极营造普通高中教育良好育人环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新学年工作主题,推进新课程改革,推动高品质发展,根据市发展性评估、区年度评估的有关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校长室对教科研的总体要求,以课题研究和队伍建设为抓手,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助力质量提升攻坚工程,引导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积极主动开展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校本研修活动,助推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举措
1.深入推进各项课题研究工作,发挥课题引领作用
推进校江苏省教育科学2021年度“十四五”规划课题《运用问题链实施高中数学大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和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2023年度重点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协同育人的校本实践与创新路径研究》开题后续研究实践工作。对江宁区2023年教育科学规划第十二期个人课题的结题工作加强指导和交流,提醒课题主持人及时上传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使课题研究扎实、细致、有效。通过构建有教师广泛参与的协同研究网络,倡导教师参与学校课题的研究,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教科研工作管理实效,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开展好教师教科研培训指导活动,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利用承露大讲坛为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倡导学习研究的共同体,营造氛围,推动学校群众性的校本研修和教科研活动。利用区菜单讲座,对青年教师论文教科研水平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加强研究论文、案例的评比与发表工作,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展示平台,充分调动教师的科研热情,力争通过多重举措提高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评比竞赛。
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名师梯队培养力度
继续办好“青年教师发展班”,在此基础上推动高品质特色高中规划中的“教师协同发展中心”建设。按计划开展青年教师发展班各项活动,搭建平台,积极推动青年教师成长。通过“青年教师发展班”的系统培养,使青年教师具有更加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教科研能力,能胜任高中教育教学,得到师生认可。通过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高品质特色高中的创建。
4.深化名师工作室工作,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着力名师队伍建设,探索促进教师继续教育与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积极协助教师申报新一届区、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申报工作,提升名师品质。名师要依托工作室的平台锤炼教育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功,力争提升自身的素养与品质。建设优秀教师梯队,通过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交流、研究、合作,使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师切磋教育教学艺术、开拓创新的舞台,促进团队成员快速成长,培养更多优秀教师。
5.加强校本研修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规范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认真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与各科室协调,有序开展各级各类培训工作,确保每个教师每年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72学时。在活动中,做到每一次活动有主题、计划、过程资料,并注重活动的实效性,本学期将着重做好日常继续教育培训资料整理和学时的记录。落实校本培训的内容,主要通过专题讲座、专业培训、课堂研讨等形式努力为教师创设机会、聘请专家或搭建平台,为教师的专业修炼和成长服务。加强校本研修的考核制度,结合上级部门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关考核要求。
附: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校本研修计划,总结上一学年的校本研修情况
2.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开题准备
3.2024年度骨干教师“同伴结对”,青年教师“教学结对”微调
三月份:
1.迎校庆、创建高品质高中系列讲座(1)
2.江宁高中“特带优”梯队后备班活动:协助技术室组建科技创新俱乐部
3.组织江宁区优秀案例评审上报
4.青年教师发展班主题系列活动一(案例评比培训)
四月份:
1.举行基于课题研究的学校对外开放教学展示活动
2.青年教师发展班主题系列活动二(校内优质课评比)
3.组织上报江宁区第十二期个人课题过程性材料
4.迎校庆、创建高品质高中系列讲座(2):区菜单讲座
五月份:
1.青年教师发展班主题系列活动三(参加南京市三模考试)
2.统计2023年度学校教科研材料收集、整理
3.青年教师发展班年度考核工作
4.部分教师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1年)结题提醒
5.高品质特色高中规划中的“教师协同发展中心”筹建
六月份:
1.青年教师教学结对材料收交、归档
2.启动2024年度上半年个人教科研积分考核工作
3.省课程基地项目区域交流
4.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梳理、教科室档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