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
很多患者在感染早期没有出现相关体征或症状。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通常在被受感染的蚊虫叮咬后4到10天内开始出现。常见症状包括40℃的高热并伴有严重的头痛、眼球疼痛、肌肉痛和骨关节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登革热是伊蚊媒介传染病,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播疾病。所以,预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是:防蚊灭蚊!
因此学校为预防登革热,采取了一系列防蚊灭蚊措施:1、做好健康宣传,通过校园宣传栏、工作群、家长群、学校大屏等途径,向师生员工及家长宣传登革热的症状、预防措施等;2、校园内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清理水培植物、清除积水;3、做好师生的健康监测,不带病上班、上课。
撰稿人:张言桸 校对人:张言桸 审核人: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