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通图

名师工作室

当前位置:首页>>首页>>教育科研>>名师工作室>>阅览文章

我校李彰有老师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上发言

发布者:总管理员 来源: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发布时间:2025/1/2 16:17:22 浏览量:


2024年12月27日至28日,“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暨《思想政治课教学》2024年年会在贵州省贵阳隆重举行。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李彰有老师应邀在研讨会论坛上做主题发言,并作为课堂评课专家对现场授课进行点评。

index.001.jpeg    index.002.jpeg

本次会议由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得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委教育工委、贵阳市委教育工委等单位的支持。会议开幕式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智库处副处长周辉主持。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贵州师范学院院长韦维等在开幕式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任韩震教授作题为“防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被迟滞或中断”的主旨报告。贵州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郝亚明作了题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类型分析”的专题报告,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陈友芳作了题为“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基于学科本质的课程思政”的报告。

大会共设两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围绕“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阐释与教材建设”“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与协同发力”两个核心主题,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他们结合自身实际,从大学、中学、小学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分享了各自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在“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与协同发力”论坛,李彰有老师以《培育藏族学生国家意识的探索与成效》为题进行主题发言。他提出培育学生国家意识,首先要明确国家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三个意识。国家意识是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然后他会汇报了自己把班主任工作和政治课教学工作一体化统筹起来培育学生国家意识的具体做法,即定位自身角色、遵循德育规律、确定教育目的、厘清教育关系、系统设计内容、灌输启发结合潜移默化感染、活动体验感悟,得到与会者的认可,为继续推进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效思路和可鉴方法。

index.003.jpeg   index.004.jpeg

来自贵阳市小初高及贵阳师范学院的四位思政课教师,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进行了一体化课堂教学展示。李老师从评什么课、站在什么角度评课、评课的功能作用三个方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及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进行了详细评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体化教育在课堂落地生根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index.005.jpeg   index.006.jpeg

(根据贵州日报、贵州教育报、贵阳市教育融媒体中心、《思想政治课教学》等媒体的报道综合整理)

撰稿:李彰有   审校:顾晔

你对网站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建议采用1024*768以上屏幕分辨率浏览

版权所有: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Copyright © 1999-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发布:校务办公室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储老师 留言

学校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699号  联系电话:025-52173900

苏ICP备05008523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