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下午,南京市江宁区新一届语文学科带头人展示课活动在江宁高级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革命文学研习策略”,通过示范课与专题讲座,深度探索革命文学的教学路径,有效促进了区域教学交流与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伊始,江宁高级中学陈园老师带来了一节“从纪念到前行——《纪念刘和珍君》第二课时”示范课。陈老师引导学生细致辨析标题用词的深意,进而解读文本。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思考、充分交流,在教师层层深入的追问下,发言思路愈发清晰,逐步从表层的文意理解走向对鲁迅写作姿态与抗争精神的深层把握。通过此番思辨过程,学生在对话与碰撞中,深化了对作品中勇气与担当的感知。整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以问促思、以辩启智的教学设计,实现了文本解读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统一。
紧接着,秦淮中学李敏老师执教《荷花淀》示范课。李老师以诵读为媒,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在后续的个体诵读与集体朗读中,也全情投入,声随情动。在反复的品读与声音实践中,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荷”意象所承载的外在美丽与内在刚毅,更在琅琅书声中,感知到以水生嫂为代表的革命女性那含蓄而坚韧的精神世界。整堂课以读促悟,情韵交融,充分展现了朗读教学在传递文本意境与塑造人物形象中的独特价值。
随后,东山高级中学马治和老师展示了《党费》一课,将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马老师巧妙创设了文本宣讲的情境,引领学生从细节处感知作品精湛的艺术手法。课堂上,学生们踊跃走上讲台,化身革命精神的讲述者,自信、流畅地展示了自己撰写的宣讲稿。这些稿件不仅文笔流畅、思考深入,更能以真挚自然的情感打动听众,展现出对党员忠诚品质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这一设计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实现了革命精神从文本认知到内心认同,再到生动表达的升华。
示范课后,天印高级中学张昌军校长围绕“革命文学研习策略”作了专题讲座,并对三节示范课进行了精辟点评。张校长指出,陈园老师与李敏老师以学生的质疑导入引发思考,马治和老师通过情境设置使学生在活动中深化理解、传承红色情怀。他高度评价三位老师能紧紧围绕革命文学的核心,深入探究文本背后的人性光辉与家国情怀,将这类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精神的佳作带到学生面前。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实现了教与考的有效衔接,更在扎实的文本研习中完成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最后,张校长对江宁区语文教育的未来提出展望,勉励青年教师深耕专业、夯实内功,共同推动区域语文教育水平迈向新台阶。
本次新一届区学科带头人展示课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江宁区语文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更浓厚了区域教研氛围。通过深入的课堂观摩与策略研讨,教师们对革命文学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把握,为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家国情怀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江宁高级中学语文教研组将继续秉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理念,与区内兄弟学校携手共进,不断探索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撰稿:吴宇 校对、审核:沈童